Holistic Education
整全教育     Holistic Education             Email: info@holisticedu.us     Tel & WeChat: (484) 320 0936             Login

最新讲座的海报、录像和PPT
 

江岚教授的讲座

图片和文字都在下面

需要将音频播放器固定在网页顶部吗?
是        






讲座的文字稿

大家好!那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我们在第五讲是停在寒山。那现在接下来要讲的是和寒山的诗风完完全全相反的一个诗人,叫作上官仪。上官仪在初唐的诗坛很有名。我们前面说过,初唐的诗坛在过去一直不太受重视。唐代以后的学者,或者我们自己都觉得初唐的这个诗歌没有什么可看的。实际上,一直到美国的宇文所安开始认真研究初唐的诗、细读并肯定了初唐诗歌在唐代诗歌总体发展的过程当中,对于体式的流变的重要贡献,才促使我们再回过头去看初唐诗歌真正的好处。

上官仪是初唐诗坛上很有名的一个诗人,因为他的这个“上官体”。他的“上官体”有很突出的特点,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首《早春桂林殿应诏》,是他很有名的作品之一。上官仪的父亲曾经跟着隋炀帝在扬州做官,他出身官宦人家,从小在扬州长大。到隋大业十四年“江都之变”——就是江都的这些士兵突然间哗变要杀隋炀帝,江都就是扬州——这个事情就牵连到上官家。上官仪的父亲被害了,上官仪自己跑去躲了起来,那个时候他还很小,躲起来幸免于难。为了避祸,他到和尚庙里去剃度为僧。到由隋入唐以后,上官仪很得到唐代的扬州都督杨仁恭的赏识和器重,送他去进京参加科考。他考中了进士。

我们前面讲过科举考试这个事情。科举考试这个制度,它对于中国文人来讲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实际上对于整个中国社会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这个制度是在唐代开始逐步逐步完善。上官仪这个人,从科举制度这个历史发展的潮头来讲,他是从进士出身,然后一步一步,当上大官的第一个人。他就是这样考中进士以后,因为文章写得好,被太宗赏识。以新科进士的身份入了弘文馆。

我们在这一讲前面一开始也讲过,弘文馆在唐初有着非常重要的政治地位和文化地位,它是朝廷当时最重要的一个文化机构,也是一个政府机构。弘文馆的学士都身兼朝臣的职责,不论他们品阶高低吧,都是天子近臣。那么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啊,在上官仪以新科进士的身份入弘文馆的时候 ,那个时候是贞观前期的弘文馆。在这个时候的弘文馆当中,学士集团里面不论是原来太宗早先他秦王府底下的这些人,还是高祖李渊的这个武德旧臣,或者是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他们原来府里头的幕僚进到弘文馆的,这些人都不仅是当时顶尖的文化精英,也大多数在唐初的这个政局风云变幻里面摔打过。他们都有着丰富的政治经验,有资历,有些人还有大功,比方说象长孙无忌、房玄龄他们这些人。和他们相比,上官司仪这个时候就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后生晚辈,他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御用文人,为太宗起草诏书,侍宴赋诗什么的。这首《早春桂林殿应诏》,我们刚才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一个是代表他的诗风,实际上也很代表他当时的一种创作状态,他就是这种状态。就是说皇帝饮宴,把他召去让他写诗,他就去写诗,他在贞观朝,基本上就是这种状态。这首诗也是一首非常典型的应制的诗歌。





“步辇出披香,清歌临太液”,一出来就点题了,中间两联“晓树流莺满,春堤芳草积。风光翻露文,雪华上空碧”,描写的是初春的景致。他使用工整的对句,把诗意做结构性地展开了,然后归结到尾联“花蝶来未已,山光暧将夕”,这是尾联。眼前的实景和他心中的想象,虚实相生叠加,把全诗归结。从结构上讲,他这首诗并没有摆脱先前我们看的宫体诗那种三段式的老套路,但是上官仪的语言风格很清新,很自然,也很轻巧。他的对仗工整之中又能够很含蓄地表述它的主体的情感,是他能够领袖初唐诗坛很重要的原因。我们来细看一下这首诗。

首联“步辇出披香,清歌临太液”,写的是他等在那里看见太宗仪仗过来的这个情形。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他视线里面早春的皇宫,不管有多少绿树繁花,最抢眼的,在当时那个场景下肯定是这一支仪仗。因为这个仪仗不仅仅是皇帝的仪仗,也不仅仅是他等待的仪仗,更是一个在这种静态的画面里面移动的一群人。可是他抓住写的这一点,却不是任何镶金嵌玉的华贵,画面里也没有太宗这个人。上官仪只是用他非常敏锐的眼光选取了两个景物,“步辇”和“清歌”。先说“步辇”。“步辇”怎么样了呢?步辇出了披香殿。我们都知道唐代的人他们写诗歌总是把唐代的事情跟汉代的联系在一起。“披香”这个词是一个殿名,汉武帝的那个未央宫的后宫有分八个区,每个区里都有一个主殿,每个殿里面就有一个名字,像我们大家知道的朝阳啦,增城啦,合欢啦,凤凰鸳鸯什么的。那这个披香殿是其中的一个。好,这是步辇,步辇出了披香殿。接下来“清歌”又怎么样呢?——我们讲过“清歌”就是无伴奏的清唱——“清歌”飘到了太液池边。这两个景物搭上一“出”一“临”两个动词就把场景人物都交代明白,气氛也都烘托出来了。

接下来的两联写景状物,还要交代时间了。所以上官仪就先说“晓树流莺满,春堤芳草积”。“晓树”对“春堤”是自上而下,“流莺”对“芳草”是从动到静,这两组意象并列配置在一起,就是从视觉效果的挪移来描绘春光的繁盛。后面跟着两个动词,这两个动词很有意思,一个是“满”,一个是“积”。而“晓树流莺满,春堤芳草积”说的都是多,它呈现出来的是满眼苍翠、生机勃勃的这种景观。同时它也表露出来,诗人心里希望蓬勃的感觉。

我们为什么说这里是诗人心里的希望蓬勃呢?其实诗歌就是这样,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来对比一下,大家就比较容易明白了。杜甫的《绝句》第三首大家都非常熟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个写的也是早春,可是在这个早春的画面里面呢,鸣翠柳的黄鹂只有两个而已。这一对越是叫得欢,越显得它们其实相对于翠柳来说,就比较孤独,比较少。它们相对于杜甫来说更加显得杜甫的那种孤单。“一行白鹭上青天”,对,白鹭是飞上青天了,他自己又不能飞;“门泊东吴万里船”,是,船是可以行万里,可是他人是走不了的,就被困在那个地方。还有一句,“窗寒西岭千秋雪”,更惨,高山上的积雪是很晶莹很美丽呀,可是那是千秋万世的冰冷。读到这一句,你就会觉得这个诗人的心里都是拔凉拔凉的,杜甫的这个早春整首诗的感觉非常孤清。

可上官仪不一样,上官仪在这个"早春里"少年得志,个人的前途是一片光明。贞观时期政通人和,整个国家的前途也是一片光明。所以同样是早春时节,同样是定点取景,同样是视觉、听觉效果的穿插和组合,杜甫和上官仪这两首诗字句上的差别,其实不完全是诗人的表现手法的差别,更是他们自己本身的精神状态、情感状态,更深层次的差别。

下面一联里面,写景当中的个人想象和情感就更多了。“风光翻露文,雪华上空碧。”是非常绝妙的一联。因为风光啊,它不完全是我们今天说的风景,它有风景的意思,可是这个词的本意首先是风的光芒。什么叫做风的光芒呢?风本来没有光,草上有光的颜色,风吹,草动,就像是风也有光了,这个叫做风光,是风光的本意。其次呢,风光还有很多引申义。我们刚才讲的风景,就是风光的一种引申义,对吧?风光还可以指实观景物,可以指繁荣景象,更可以指一个人的仪表风度。上官仪的这个诗里面,他说的风光,点点的露珠映照出一片晶晶亮亮的闪烁,唐太宗的神采也在他们这一群臣子的衬托低下鹤立鸡群。上官仪颂圣的意思就很巧妙地、不着痕迹地带出来了。

接下来一句,这个“雪华上空碧”,被很多书上解为“雪花飘扬,自天而降”,其实是不对的。因为明明是“晓树流莺满”的早春艳阳天,哪里会突然间就飘下雪花来了呢?我们在读古典诗词的时候,我一直跟大家强调说,古人写东西,这些能够流传到今天的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作品。如果是在这种非常非常简单的逻辑上面都讲不通的话,那肯定不是人家写错了,而是我们理解错了。这个“雪华上空碧” 里面的“雪华”,不是雪花,它不可能是雪花,而且在这一联里面的五言也不应该是二、三结构这样子去解的,而是二、二、一的结构。“雪华”是白色的花,这里应该是柳絮。“上空”,它的意思是指一定地点上面的天空,就是说一个固定的特定的地点上面那一片天,这里说的就是桂林殿周围的天空,晴和清明。色彩和景物较差转换,把人的视觉和感觉又扩展出去,那桂林殿外面世界的天空,也是晴和清明的。

所以归结到尾联“花蝶来未已,山光暖将夕。” 翻飞的彩蝶不断不断的飞过来,想象里到了黄昏,夕阳下的山色也还是暖融融的,因为春天本来就是暖融融的。我们这一讲里,用了“花蝶来未已”来作为题目,就是因为那种大好春光才刚刚开始,还有大把大把无限美景在后面,那种句意,就像初唐诗坛在整个唐诗里展开的那种气象。

上官仪这首诗充满了朝气,景物明丽,心境开朗,雅致委婉,又能恰到好处的达到应制诗颂圣的先决要求。应制诗其实是非常难写的一种体式,不要觉得它总是谄媚,实际上不完全是的。就像我们高考写作文一样,首先题目是限定的,其次在这个题目底下你不能够不发挥,你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发挥,因为你必须要有那个什么所谓正能量,必须要让皇帝看了高兴。其三呢,你还得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交代明白。其四,这是临场即兴的创作,也没有多少时间让你去冥思苦想的。所以大家看我们把1234几点限制加在一起啊,真的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从这里面我们也不难看出,上官仪的才情和功力的确是相当出色的,难怪唐太宗这么赏识他。

上官仪在扬州长大,他运笔不可能不受宫体诗风的影响,可是他精致的遣词造句,却没有南朝那种浅薄浮华的堆砌。李渊的武德年间有个宰相叫陈叔达,“叔”是叔叔的那个“叔”,“达”是达到的“达”。他是陈后主同父异母的弟弟。那陈后主叫陈叔宝,我们也看过他的一首诗。这个陈叔达当宰相的时候,也写过一首《早春桂林殿应诏》,一模一样的题目,总体看起来四平八稳,要严整呆板得多。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找出来和上官仪这一首对照着看,就能看出来上官仪的灵动和轻巧。

当然弘文馆里面大把还有人会写诗啦,像魏征、李百药他们这些人下笔要么是雄浑,要么沈郁,要么凝重。那上官仪的清新细巧就显得特别容易讨喜。就像是我们打个比方说,唐太宗一天到晚红烧肉吃多了,你突然给他上一道清炒豆芽,他就会特别特别喜欢,上官仪当时很可能就是这种情形。

那上官仪这时候还很年轻,写诗是他最重要的任务,他就琢磨写诗,写好诗。于是在艺术手法上他就把对仗这种修辞手段用到了一个极致,所以上官体的诗歌才能够自成一派。我们从前面看下来,大家也都已经有概念,就是诗歌的发展,尤其是它体式的发展啊,跟语言有关系,跟它的格式也有关系。它这个格式是一步一步形成的,这个形成不是说一天它就成了,它也跟各种修辞手法的不断不断完善有关系。上官仪是在艺术手法上完成了对仗这样一个修辞手段的这么一个人。所以在中国诗歌的发展史上,他能够上承杨师道、李百药和虞世南他们,接下来开了“文章四友” 和沈佺期、宋之问,一时之间,他的上官体是天下仿效。

到唐高宗继位的时候呢,这个上官仪的政治地位就不太一样了。因为贞观的老臣逐渐凋零,上官仪就很得到高宗和武后的倚重。等到长孙无忌、褚遂良他们几个也陆续落马,上官仪的官职就一路往上升,也当上宰相了,那是他人生岁月里最春风得意的一段时间。计有功在《唐诗记事》里面说啊,“高宗承贞观之后,天下无事,仪独持国政。”说高宗朝继承贞观治世,天下太平无事。“仪独持国政”,说上官仪一个人把持国政。“尝凌晨入朝,巡洛水堤,步月徐辔,咏诗曰:” ——那就是我们下面看到的这首诗——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 “音韵清亮,群公望之,犹神仙焉。”

这首诗应该是上官仪最有名的作品,写在他在东都洛阳皇城外,等候入宫朝见这个时候的情怀。高宗时候,因为高宗李治身体不太好,大明宫也还没有修好,原来的宫殿很不适合唐高宗养病,武则天就把唐高宗带到洛阳,他们有很长一段时间住在洛阳东都。东都洛阳的皇城,就在洛水边上,城门外面是天津桥。唐代的宫禁是很森严的,天津桥到入夜以后就落锁了,断绝交通,到天明才开锁放行。所以唐代初年,百官上早朝是很辛苦的。他们必须在破晓之前就赶到皇城外面,在天津桥下面的洛堤上,隔着水等候宫门开了,然后放行,大家都不能例外,连宰相也不能例外。不过宰相他到底是百官之首,虽然是都跟大家一起等候在洛堤上,但是他的气派就不是其他的这些官员能够比啦!

诗的前两句,写驱马沿着洛堤而来,“脉脉广川流”,“广川”,大河,这个地方指的就是洛水。洛水,在脉脉含情不语地流淌。这一句话用了古诗19首里面一首情诗,原句是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它说的是,两个相爱的人即使隔着很宽的一条河,彼此之间,不能够对话,可是情意不会改变,所以“脉脉不得语”。上官仪在这里借男女之情,他说的是君臣之义,一副是被信任、得恩宠的样子。“驱马历长洲”,“长洲”,就是洛堤。洛堤是一条官道,上面铺了细沙,可以让车马通行的,所以叫做“长洲”。有些版本把这一句叫做“驱马入长洲”,那是不对的,“入”,显得太匆忙、太急了。一个“历”字才显得上官仪那种心意悠然、镇定自若。

后两句说他在长堤上,慢慢骑了马,顾盼生辉那种样子,到看见秋天的凌晨,曙光已现,月挂西山,宿鸟出林,然后寒蝉在鸣叫,野外的晨风吹来,觉得凉意跟加深了。这两句可不是平白的写景啊!我不晓得我们讲诗歌讲到现在,大家看到这个“鹊飞山月曙”,会不会有一点感觉,会不会就知道这个不是简单的什么“鹊飞山月曙”,就是说他不是什么简单的上官仪的旱地拔葱,他是曹操的《短歌行》。大家还记得曹操《短歌行》后面说什么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是曹操要揽尽天下贤士的雄心大志。上官仪在这里化用了曹操的句意,说曙光已现,鹊飞报喜,天下已经出现太平盛世的景象,那实际上,他这样子把曹操的句子一拿过来用,就流露出他自己这种大政治家治国平天下的气魄。

转到末句写秋意,实际上他也是化用了前人的诗句。陈朝有一个人叫张正见,写过一篇赋,叫做《赋得寒树晚蝉疏》,里面有句子:“寒蝉噪杨柳,朔吹犯梧桐。……还因摇落处,寂寞尽秋风。”张正见的原意是诉说寒士怀财不遇。上官仪借来这里用,实际上是暗示其实民间还是有失意不平的声音的,他身为宰相,职责所在,不能够忽视。

上官仪这首诗,了了二十个字,不止是“音韵清亮”、朗朗上口,而且特别善于利用自然风物的移情效果。你看看前面一首桂林殿也是这样的,精心修辞,构思也很巧妙。书上说上官仪人长得也很帅的,加上他自己那种胸怀天下,又志得意满的神情,那种潇洒俊逸的姿态,就像画出来在我们面前一样,难怪周围看见这种景象的文武百官都“望之,犹神仙焉。”

从上官仪的诗作里面,我们看到他对周围事物敏锐的审美能力,其实这种审美能力的敏感回过头来又可以让我们认识到,他这个人身上书生气质非常突出,也非常明显,他不是陈后主那种纤弱柔媚,也不是魏征那种老成持重,上官仪个人早年虽然也经历过离乱,也遭受过一些挫折,但是始终他还是保持着一种比较率真的书生本色,所以他后来就遇到大麻烦。

上官仪当宰相的时候,武媚娘已经是皇后了,到麟德元年就是公元差不多664年,武后招了一个道士进宫,叫郭行真,行巫蛊诅咒,大家都知道后宫行巫蛊之术是死罪呀!一个太监就把武媚娘给告了。高宗李治那个时候呢也有点烦这个皇后处处掣肘,这个时候正好上官仪在旁边,他就问上官仪,上官仪是宰相啊,这么大的事儿,对吧?皇后行巫蛊之术犯了死罪了,皇上就跟上官仪商量该怎么处理。这个上官仪千不该,万不该,他就回答说:“皇后专横,海内失望,应废黜以顺人心。”你看这上官仪是不是很书生气嘛!就像是现在我们,比方朋友间某一对夫妻吵架,其中一方抱怨几句,就算话说重一点,说啊呀我就恨不得她去死!你首先不能劝他说你就把她干掉算了,其次你也不能劝人家离婚的,对不对?可是上官仪不管那套,而且他本质上又是一个坚持儒家传统的人,他从内心里就不赞成女人去掌男人的权。所以唐高宗问他的意见,他就说干脆废后得了。高宗说你让我废后你就写诏书啊,他也就立马写了。可是那个诏书的墨迹还没干呢,武媚娘就得到消息进来了。武媚娘当时固然是大权在握,可这个权柄不是她自己去谋夺来的,而是高宗交给她的。李治对于武媚娘的依赖和信任,以及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基础,其实远不是其中一个犯了一点什么错就可以一笔勾销的。结果这个唐高宗一看到武媚娘,其实就不忍心了,再听她说两句辩两句,还怕她生气,就指着上官仪说,不是我的错啊,都是上官仪教我的——他一下就把上官仪给卖出去了。这个废后风波的直接后果是大家都知道的,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独一无二的“二圣临朝”。武媚娘的力量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从幕后转出来和高宗排排坐,更加强势了。不过武后从此也就把上官仪给恨上了。后来她指使许敬忠诬告上官仪谋反,上官仪就被杀了,连累全族获罪。上官仪被杀的罪名:“离间二圣,无人臣礼”。就这样子全族获罪,他自己被杀掉,然后他的一个儿子也被杀掉。他这个被杀掉的儿子有一个女儿,他的儿媳妇郑氏带着刚刚出生的小孙女被配入掖廷为奴,这个小姑娘就是我们大家后来都知道的,鼎鼎大名的上官婉儿。上官婉儿这个人也是在唐诗发展的历史过程当中举足轻重的一个人物,我们后面还要提到。





我们下面要来看的这首是王绩的《野望》。王绩这个人,当过唐朝的官,他三次出仕三次归隐一生郁郁不得志,就写写诗歌喝点酒,弹弹琴什么地。这首五言律诗是王绩非常著名的诗作,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我们看首联:“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这个词是指水边的地。东皋是王绩的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之后经常游于北山和东皋,他自己有一个号叫“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又回到曹操的《短歌行》了,所以我们一开始说要讲唐诗的时候,我就跟大家讲说,如果我们不把前面讲明白,后面很多东西根本讲不下去,就是这样——《短歌行》里面“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又出来了。王绩在这里用“徙倚”这个动作,徘徊,走来走去,然后用“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表现他这种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颌联写薄暮中的秋野静景,互文见义,山山、树树,一片秋色,一抹落晖,一派萧条、静谧;颈联在这个的背景下展开动态式的描写,用几个动词“驱”、“返”、“带”、“归”,以动衬静,尤其是“返”与“归”,将由远而近的行进描绘出来,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

王绩在这里把光和色,远景和近景,静态和动态,都搭配得恰到好处,这种朴素的美通过一种富有山野味道的意象表现出来:薄薄的秋天,暮色层林尽染,山峦起伏。落晖的光与色,再加上牛犊猎马,再加上归家的牧者猎人,交织成一幅很有田园情调的山乡晚秋图。

那牧人赶着牛羊,骑马的猎人带着很多猎物,他们都回家去了。这些猎人和牧人他们看到我了,我也看到他们啦,可是我们彼此之间,相顾不相识。如果我跟他们算老相识,还可以与他们“言笑无厌时,把酒话桑麻”对吧,多好啊!可惜不是这样。然后这样就引出尾联的这个借景抒情来了:“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只能长歌来抒发苦闷呢。 薇是一种植物,传说纣王灭商以后,大家都知道伯夷叔齐那个不愿做周的臣子,就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的故事。所以古时候这个采薇,后来指隐居的生活。王绩在这里是想说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孤独无依,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去和伯夷叔齐那种死了好久的人交朋友啦。我们看到的山乡晚秋图,情调是很衰败和没落的,他后面的意思是,这不是我想看到的,这不是我想依赖的和平繁荣的世界,又遇不到几个相知相识的人,只好放声高歌,遥想古代两个隐居山中、采野菜过活的伯夷、叔齐了。我们把王绩这种状态跟陶渊明比一下,王绩追慕陶潜,但他并不像陶潜那样能够从田园生活中得到心灵的慰籍。我们讲过陶渊明真的是一个能够自己做到自足的这样的一个很难得的中国文人,王绩做不到这一点,所以他的诗歌在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的心情是抑郁的,情绪也很惆怅、孤寂。

大家听到这里恐怕就要听出问题来了。这个王绩也不是那么有名,这首诗的格调也不见得那么的高,也不见得多么地好,我们为什么要单单把他挑出来说呢?这是因为呀,王绩这首《野望》,是现存唐诗当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成熟的五言律诗,那个时候律诗这个名词还没有出现,所以叫做“五言四韵”,那个时候叫做五言四韵诗,后来我们把它叫做五言律诗。

我们先来看第三句和第四句。对应的每个词词性一致,句法结构相同。第五句和第六句也是这样。这样形式的结构,称为“对子”,或着“对偶”、“对仗”。每两句称为一联,比如“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就叫做“对联”。上、下二句不对的,如“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和“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叫做“散联”。实际上后来有对联的时候,这种像“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的对仗形式,有一个词叫“流水对”。可是在诗歌里面这样的一联叫做散联。每一联末尾一个字,就是“韵”或称“韵脚”,联联相押。按照这样“五言四韵”的规律结构起来的诗歌,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五言律诗了。

除了结构的规律以外,律诗还有一个基本的创作章法: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的反复深化诗意诗情。其实诗歌主题思想的表现,往往都在第一联和第四联。第二联和第三联,虽然必须作对句,写起来难度大,并不是表达全诗思想内容的重点。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的第二、三联删去,留下第一、四联,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内容并没有改变或者缺少:“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这样一删节,第二句的“依”字的对象更清晰了。作者所要依的肯定是人,而不是树木山石。明末清初的唐诗学者唐汝询以“长歌怀采薇”为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清代的吴昌祺则以为诗的重点在“相顾无相识”,“徙倚欲何依”。清代还有一个学者叫何文焕,他把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定在隋亡以后,认为“欲何依”加上“怀采薇”是王绩以诗明志,表明他自己作为隋朝的遗老,不肯入唐为官,宁可做一个隐士。不管学者们为这首诗划定的主题有多少细微的出入,总在第一、四联的范围里边。所以说律诗的这个创作章法,实际上也是我们赏析的基本章法。

我们把这首诗放在这里跟大家讲,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说在以后我们看律诗的时候,其实就是从它的章法结构上就可以看出来,他的这首律诗,我们要理解这首律诗的思想内容。中间两联它只是景色,可是这两联一定要是对联,否则他不能够叫做律诗,我们一路讲下来,讲到这里,实际上才真正的看到第一首,严格意义上的五言律诗。 我们今天本来还要讲一个杜审言,杜审言是直接承继上官仪的风格,然后对唐诗的发展也有重大的贡献的一个诗人,他也是杜甫的祖父。可是今天时间已经到了。那我们下次继续,把杜审言留待下次,谢谢大家。





语音、文字和图片的版权归江岚教授所有。感谢授权分享!

文字由软件自动产生,有些地方可能转换不到位。感谢以下老师合成语音,校对文字,以姓氏拼音为序:
胡文胜、顾庄华、江岚、秋香、姒玉明、王君、吴题、颜善文、周磊。

网上听来终觉浅,为了深入学习,加强记忆,也为了让更多的人受惠,
请和我们一起来校对江老师讲座的文字稿。








© 2012-2023 by Yuming Si. All Rights Reserved. Contact: info@holisticedu.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