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istic Education
整全教育     Holistic Education             Email: info@holisticedu.us     Tel & WeChat: (484) 320 0936             Login

最新讲座的海报、录像和PPT
 

江岚教授的讲座

图片和文字都在下面

需要将音频播放器固定在网页顶部吗?
是        






讲座的文字稿

大家好,今天是教师节,祝各位同事节日愉快!

现在我们就接下来讲《唐诗意气》第六讲——《梅柳渡江春》。

我们在前面一讲提到上官仪。上官仪的诗风下启“文章四友”和沈佺期、宋之问。沈、宋两个人的名字大家比较熟悉,下面我们也是会讲到他们。“文章四友”,在初唐诗坛上指的是李峤、崔融、苏味道和杜审言四人。

大家都知道初唐有一个很有名的宰相叫狄仁杰。在狄仁杰的垂暮之年,人已经快不行啦,武则天呢非常倚重他。这个时候武则天去看他,就向他咨询谁能接班。狄仁杰就回答了一句,“文学蕴藉,则苏味道、李峤固其宜矣。”那就是说,在文学方面或者说以文采来论,苏味道和李峤就已经是够够的了,你就不用依靠别人了。可见苏味道和李峤当时确实是很厉害的,他们两个人被并称为“苏李”。

这两个人是同乡,而且都是很年轻就中进士了,后来也都官至宰相。据说李峤小的时候,他做过一个梦,梦见有神仙给了他两支笔,所以他好像就是天生来这个世界上当才子的。他的诗在当时非常有名,他的性格当时也很有名。在他还很年轻还没有当宰相的时候,武则天手下有一个酷吏,大家也知道这个名字叫来俊臣。来俊臣制造冤狱上了瘾,他要陷害狄仁杰和裴宣礼这些老臣。当时整个朝堂之上,只有李峤站出来跟他们分庭抗礼,要为狄仁杰和裴宣礼他们平反。所以这件事情上李峤也是很有名的,就是他是一个很刚直的臣子。

那和李峤相比苏味道为官就很不怎么样了,苏味道有一句很有名的名言,他说做官“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稜(棱)以持两端可矣。”就是说你如果不做决定你就不会犯错误。可是他说这个话的时候,他已经是宰相啦,可见这个人为人就是特别虚伪,很狡猾的那种人。他说的这段话就是我们现在的成语“模棱两可”的出处,这个苏味道真是堪为官场厚黑学的老祖宗。

在李峤和苏味道之外,崔融的文才也很出色,而且他的遣词造句比较典雅华丽。在当时人家都觉得他这种文风是没有人能够比的,所以当时朝廷的一些比较正式的颂赞文字都是由他来写的。崔融这个人也算是武则天身边的红人之一。

还有一个就是杜审言。他们四个人被称做“文章四友”,就是被大家拢在一起。除了他们文笔特别好之外,还有一个政治上的原因,就是他们不约而同地到后来,在武则天的晚年,他们都去党附武则天晚年的男宠张易之。所以很被后人看不起,认为他们都失了士大夫的骨气,四个人都一样。不过他们在唐诗的历史上,尤其是在唐诗从古体到近体的演进过程当中这四个人的作用都是蛮大的。我们现在分别来讲,尤其是杜审言。

杜审言是四友之中成就最高的一个。他写东西很少自己有感而发,他都是写景、唱和,还有应制的内容。他的文字风格比较简朴,而且严守格律。他后来对近体诗的发展是有很大的贡献的,所以杜甫曾经非常自豪的说过“吾祖诗冠古”。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所以杜甫就说他祖父的五律写得前无古人,而这并不完全是夸张。明代的评论家胡应麟也说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我们现在看的这一首,是初唐的五律第一。杜审言还有一首五言排律长达四十韵,也是初唐近体诗的第一长篇。题目叫做《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这个也是唱和的诗。四十韵的排律,我们就没办法看了,我们现在来看《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究竟怎么个好法。这首诗大家也是很熟悉的。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这是一首酬和诗。文人之间诗作往来到今天也还是很常见的,相关的词也还很常用。一个叫作“酬和”,一个叫“酬答”。今天我们都混用,可是这两个词是有分别的。如果是“酬答”,其实就很自由了,只讲内容,你只要内容上答了就可以啦。所以毛主席有过《答李淑一》,就是一个简单的“答”,只讲内容不必拘泥于形式,甚至也不必拘泥于体裁。就是说人家写诗给你,你要答的话,你也可以用词来答,或者用曲、用文章来答。“酬和”就很不一样。首先“和”必定要和对方的体裁是一样的,格式也是一样的。更严格的是韵脚,都要求要在同一个韵目,甚至是同样的韵字。所以这两个词实质上是不一样的。

杜审言这首诗酬和的是晋陵陆丞,也就是说对方和他自己的身份都是在外面当官的人。为了做官而远离故乡,所以叫做“宦游人”。我们上一次讲到,首联就是抒情言事。陆丞他在江苏,游望的节侯是早春,眼前所见“物候新”:漫长的冬天过去了,春来万物蓬勃,自然界万物新的景象,本来应该是令人欣喜的。可是我们不用看陆丞的原诗也能够推想,欣喜这种情感肯定不是陆丞原诗里面的情感主调。因为杜审言用了“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独有”和“偏惊”两个词前后呼应,都是语气很重的词,意思就是说人人都觉得春光大好,只有我们两个人是例外。独有我们“偏惊物候新”。所谓抒情言事,他在这里抒的情是跟陆丞一样的“情”。言的事,就是说他看到陆丞的诗以后他的感觉。那好了,下面他就开始推想这个陆丞看到的早春。

这个早春的好,怎么个好法呢,“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第一句是写晨光之美,朝阳从海平面上一点一点升起来,终于满天云蒸霞蔚。陆丞所在的江苏晉陵靠近海边,所以是“海曙”,每一个白天都是这样由灿烂的色彩带来的。然后紧接下来“梅柳渡江春”。江南的梅花先开,柳树先绿,然后春天才一点一点渡过长江,由南向北而来。实际上他这里也说陆丞的诗带着“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的景色,到他这里来。







于是杜审言在长安说,你在江南所看到的早春景象,让我仿佛也看见了“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从你的诗句里走到我眼前来了。这个“淑气”指的是春天的阳和之气。黄鸟就是黄莺,春天的气息,让黄莺鸟的叫声越来越觉得清亮婉转了;“晴光”就是日光,日光在绿萍上转动。水面上的萍草随着水波摇荡,阳光就在绿叶上、水波中闪烁。“转绿萍”实在是用得很精妙的一个字。不仅是这个“转”,而是前后两联四句中的动词都用提出神入化。

明明是海上日出的时分有云霞,实际上是“海曙出云霞”,就是有了海上日出才有云霞,可是他说“云霞出海曙”;明明是江南春天到了,然后梅开柳绿,他说“梅柳渡江春”,因果关系倒过来啦。“催”和“转”两个字也是,如果我们换两个动词,比方我说“淑气啼黄鸟,晴光在绿萍”,其实意思没有变,可是诗情就大打折扣了,是不是就没有那种动态? 中国的古诗里面真的有很多炼字炼到要绝倒的例子。比方说这种“乡关摇别思”的“摇”字,还有“歌承扇底风”的“承”字,“传情每向馨香得”最后那个“得”字,一旦换掉就没有那种活泼灵动的感觉了。这个就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面一再强调的诗歌的境界。

那最后一联,我们又回到抒情言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这一联就点题了。“歌”在这里不是唱,是指吟诵一首诗。“古调”这个词也不是指古时候的老调子,而是指陆丞的原作。中国的儒家尊重传统,诗歌更是以高古为美。杜审言这里说的是:我忽然间吟诵到你如此格调高古的一首诗歌,勾起了我的思乡之情,以至于泪湿巾帕。

杜审言是湖北襄阳人,后来在洛阳长大。人家陆丞给他送一首早春游望的诗,怎么就会引动了他的归思哪。首先大概是陆丞的原诗里面写到了乡情。其次呢,大家都是宦游人,都没有自由身,心同此理,同病相怜。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杜审言必须要达到酬和的目的,所以“古调”两个字是称赞原诗字面上做得好。格调高古,是字面上就写的好。“泪沾襟”是称赞原诗的内容很感人。大家看看杜审言笔法多么高明,这一联只有十个字,他就抬了对方的轿子还一点都不着痕迹,也不失自己的身份。这个真是很高明。这里还有一点特别要提到,最后这个“泪沾巾”的“巾”字。“巾”是“手巾”的“巾”。有的本子写成“衣襟”的“襟”是不对的。因为“衣襟”的“襟”前面几个韵脚的字,它就不在一个韵目里面,所以肯定不对。

我们讲杜审言的这首诗就要回到律诗的一些常识性的细节。前面几讲我们反复提过中国诗歌发展到律诗的体式,不仅有诗、句、字、词之间对偶的演进,还有吟诵间声律和谐的演进。诗人们在创作的过程当中在这两方面刚开始的追求,早先是无意的、偶然的,我们也分析过,是由于汉语语法的自然结构和文字本身的自然音律形成了一种效果。创作过程中后来他们有意识的讲究呢,对对偶的讲究相对早一些。

在两晋时期,潘岳、谢灵运他们——我们看过的这些人的作品——他们的对偶已经很成熟了。而且后来有刘勰在《文心雕龙》里面也对这个方面的创作经验做了一些理论总结。然后到了南齐,有一个人叫周颙,他发现了汉字的四声。然后沈约、王融他们这些人就开始主张区别这个平上去入四声,而且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使得诗歌声律美的讲究往前迈进了一大步。在这里我们顺便提一句,前两天群里讨论秋香老师发现的很奇葩的一联。上联是“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这个鸟在笼中”我们说这联特别好,不仅仅是联中嵌入了小说的两个人物的名字,而且它的意义是关联的,“鸟在笼中”就是“羽毛被关”所以“恨关羽不能张飞”,它跟前面这一部份是连起来的。所以当我们后来对下联的时候,我觉得姒老师对出来“风在花园,喜探春不愿袭人”,“风在花园”,当然他就是探春,所以这个也不仅是用了小说人物的名字,也还是和前面是相连的,也就是说你这一联内部也是对的。所以,我当时我就觉得姒老师真的是很有才。

可是呢,我们这样的对联,就是说我们先对出来的“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风在花园惜探春不愿袭人”,这种对联还不能够叫做很工整的对联。为什么呢,因为“张飞”这个词,“张”是形容词,“飞”是动词。而我们拿“袭人”来对,“袭”是动词,“人”是名词,这就不对了。而且从平仄的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后来这一联其实也不太对。就是说对而不工。现在拿这里来举个例,我们说古人对得工整,他这个工整是什么程度上的工整。

我们回过头来再来讲这首诗。后来诗歌声律美的讲究,在继续演变的过程当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是到了高宗时代,四声的二元化。也就是我们现在知道的平仄两大类,就是把平上去入四声分用,转变为这两大类,这样就更便于掌握和操作。诗人们要不断地探索,从一句之内,到一联之内,再到一篇之内,这个平仄稳顺关系的这种相互搭配

然后到高宗的时期,以粘对规则统一全篇,这种观念基本上形成了。所谓粘对,就是在一联之内,两句的平仄相对的同时,上下联的平仄还要相粘。粘对规则的提出,大大地推动了声律的演变和发展,我们后来说近体诗的格律、格律,近体诗的格律到这里才得以最后确立的。我们这样讲可能也比较抽象,回过头来还是以这首诗为例,来看看声律。

杜审言这一首我们刚才讲,它是五律第一了--排名第一,那我们就来好好讲讲它。他这首诗是五律的两种基本形式里面的一种,它这个基本形式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在这里面第 1、3 两个字平仄通用。大家都知道关于律诗的押韵有个很普遍的讲法叫做 1、3、5 不问,2、4、6 分明。其实这是一个很通俗、很大众化,方便萌童学作诗的说法,不是定规,当然更不是专家笔法。还有一点,凡是律诗,都押平声韵。后来的绝句,原来叫做“截句”,就是把律诗截断。所以绝句出来也是要押平声韵的。很有名的那个“中国诗词大会”里面,某个主持人在节目里面,念了一个用前人的陈句集句做出来的所谓绝句,意境诗情我们就不要讲了,就单单是押仄声韵这一项,看了就只好笑笑就是了。

杜审言这首诗的第一句“独有宦游人”,是和后面的“新”、 “春”、 “蘋”、 “巾” 押韵的。也就是说,他为了要跟“新”、 “春”、 “蘋”、 “巾” 押韵,把原来格式第一句--“仄仄平平仄”,这个最后的一个仄声,它就变成了平声,就变成了“仄仄平平平”。所以这样一来,为了音韵的平衡,这一句当中原本可平可仄的第三个字,就只能够是仄声,这一句成为--仄仄仄平平。接着“偏惊物候新” 就还回到“平平仄仄平”。

颔联颈联的两个对句,“云霞” 对 “梅柳” ,“出” 对 “渡”,“海” 对 “江”,“曙” 对 “春”,“淑气” 对 “晴光”, “黄鸟” 对 “绿蘋” 。这些对仗不仅是词性相同,词的门类相同,连每个组合词的单字构成也同样讲究,这是我们说的属对极其工整。杜审言经常说他自己写文章 “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他就是说一方面怕找不到适当的意思来对应客观事物,另一方面,也怕找不到合适的字句,把自己的这个意思完整的表述出来。实际上我们这些后人读到的却是他把形式、内容,景物与情感,主题与对象都结合的天衣无缝,同时它押韵、对仗、平仄,无一不工整、不精密,表述也十分到位。他的意之合物,文之达意,真是有登峰造极的功力的。

你看他要是“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他就会一天到晚在想着怎样把文章写得更好。其实他对自己的这个才华也相当自负,他曾经吹嘘过,他说:“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 他说自己文采直追 屈原、宋玉,书法也不下于王羲之--杜审言确实是初唐的书法大家。后来这个“衙官屈宋”,因为他这句话,也成为一个成语,就是用来指自己或者是别人的文笔特别好。

《太平广记》里面记着一个故事,说是杜审言年轻的时候,参加官员的预选试判考试,当时的主考官就是苏味道。杜审言做完这篇判词,出了考场,见了人就说,哎哟,苏味道必死。旁边的吓了一跳,连忙问他为什么。杜审言说,哎呀,我的判词写得那么好,那个苏味道一看肯定惭愧得会死掉。那苏味道当时有没有惭愧,我们不知道,但是他肯定没有死啊!不但没有死,人家苏味道还留下了几个大大有名的子孙呢!就是后来北宋的苏门三学士。那杜审言家,后来只出了一个杜甫,比起人家苏家来好像就单薄一点。苏味道在这件事情上,至少就比他强出一分出来啦。

初唐四杰之卢照邻,骆宾王





我们中国历史上讲中医,有几个非常非常有名的中医,其中一个叫做孙思邈,唐代人。唐高宗的时候孙思邈已经九十多岁了。有一天他在长安光德坊--他自己住的地方--接待了一位客人。这个客人觉得自己全身发痒,好多年了,请了好多医生诊治不见好转,就特地来请孙思邈给他看。孙思邈为他切脉看过了,又让他脱下衣服检查痛痒的部位,然后说,你果然是身患恶疾。这个客人就问,究竟是什么病啊?孙思邈说就是疠风。这个“疠”是病字头底下一个万字。所谓疠风就是我们今天说的麻风病,到今天还是一种很难治愈的传染病。那孙思邈就劝慰这个客人说:“形體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災”, 他说我前后医治过六百多个疠风病人啦,十分之一能够恢复健康。你的病虽然重,但是只要你能够耐心配合我,长期治疗,还是有痊愈的希望的,至少可以控制。

这个病人就是卢照邻。从此卢照邻在孙思邈的住宅就留下来了,接受治疗。可是没过多久,唐高宗要到甘泉宫去避暑,他要孙思邈跟他一起走,这个治疗就不得不中断,卢照邻和孙思邈从此也再也没有机会见面。

卢照邻这个人出生在范阳卢氏,大家族,小的时候非常聪明。我们知道他是初唐四杰之一--初唐四杰都非常聪明--而且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出名了,博学能文。他十八岁到长安,“俯仰谈笑,顾盼纵横”,欣赏他的人不少。他到长安没多久就进了邓王李元裕的府中掌管文书。这个邓王李元裕是高宗的叔父。邓王讲,哎呀,你就是我的司马相如啊!所以此时这个卢照邻身边虽然没有卓文君,但是日子也是过得比较滋润的,有感于这个长安的繁华,写出了他的名篇,叫《长安古意》。

《长安古意》是一首洋洋洒洒的七股,每四句一换境或者一转意,写得详略得当、缠绵往复,而且词彩富丽,真是又响亮、又圆润的吟唱,一气到底。说别的,我们大家可能都没印象,“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就是这首《长安古意》里头出来的句子。这首诗,这个《长安古意》,它是初唐七言歌行的巅峰之作,网上的赏析很多,我们这里就不讲啦,我们今天来讲他的五律《昭君怨》。

“合殿恩中绝,交河使渐稀。肝肠辞玉辇,形影向金微。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

这首诗完全是以王昭君本人的口吻来写的,基本上写的就是她跟皇上原来很恩爱,然后后来就被抛弃的那种感觉。“合殿恩” 指的就是皇上的恩情,而这份恩情呢,半路上被掐断了--“合殿恩中绝”。“交河使” 指的是朝廷的使节。她刚嫁到番邦的时候,还时常有朝廷的使臣来探望,现在也越来越稀少了。可见不仅天子无情啊,连整个汉室朝廷也快要把她这个人都忘记了。因此从这里,她就回想起自己当年远嫁的情形,“肝肠辞玉辇,形影向金微”。 “玉辇” 代指的是天子的仪杖。“金微” 是阿尔泰山古时候的名字。她肝肠寸断地辞别了天子,独自走向偏远蛮荒的胡地。这一联的音韵里面有一种迟迟疑疑的眷恋--“肝肠-辞玉辇,形影-向金微”, 然后接下来“胡庭沙正飞”。这么衰败、这么荒凉的地方,她独自一个人。在她回想里面的遥远的故国却是“汉地草应绿”,一派葱茏的春意的景象。实景和想象,现实与回忆这种对比,更加衬托出她内心的哀怨、背井离乡的忧愁,更多的是想回又回不去的这种无奈,所以最后就归结成尾联爆发的愿望:“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 可是她可以这样说,“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 我们读的人就知道她毕竟只是一个人,她不是大雁,她这个愿望再强烈也实现不了的。所以诗意在这里浓墨重彩地深化了主题,就是王昭君对天子、对汉室、对命运加诸于她身上的种种不公平,心头有千般怨,万般恨。

王昭君这个名字大家都不陌生了,中国美女的经典之一。《汉书》也好,《后汉书》也好,都记载了她远嫁匈奴的事儿。其他的书像《西京杂记》呀,这些还记载了一些细节。我们说的“平沙落雁”,“画师弃市”,这两个成语都是从她的故事里头来的,诗词歌赋里提到她的更数不胜数啊!李白说“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王安石说“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欧阳修说“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等等、等等。那这个王嫱她也“回眸一笑百媚生”,她也令“六宫粉黛无颜色”,但是却从来没有人把她归到祸水那一组里面去。她的形象往往是一个怀抱琵琶,含悲忍泪,一步三回头的怨女,或者怨妇。现在,中秋节快到了,大家可以在中国超市看到那个月饼盒子,很多月饼盒子上都是中国四大美人。那这四大美人里头,王昭君也是永远不会笑的,所有的王昭君的画像都是不会笑。她的怨女或者弃妇的角色或者形象,真的是已经根深蒂固。

中国历史上的和亲远嫁,从来就被当作是一件极其悲惨的事情。可是王昭君不是远嫁的第一个人。在她之前,刘细君、刘解忧都是正经的郡主、公主。刘细君嫁到匈奴不到五年郁郁而终,真的可怜,她们是真的悲惨。王昭君却不一样啊!她在汉元帝时被选入宫,一直都没有被召幸过,被画工所误,这大家都知道。那她最好的结局,就是老死在宫里,或者是汉元帝死后,她被发往寝陵守墓到死。所以当这个呼韩邪单于第三次来朝,同时求娶公主,她主动请行是光明正大跳出这个活坟墓的明智选择。做出这个选择之后,她立刻从一个湖北秭归小乡村里的平民女子,一个普通的没有位分、没有品阶的宫女成为大汉公主。

我们现在回过头去看历史啊,真的还是格外要为她感到庆幸。因为她正月出塞,五月汉元帝就驾崩了,她(要是没走)不是被迫殉葬就是被迫守灵。假如她很幸运地被留在宫里了,没有送她去死,留在宫里啦,然后等到后来呢,她又很幸运地被新皇帝喜欢上了,那她的结局只会更加悲惨。因为汉元帝之后继位的是大名鼎鼎的汉成帝。王昭君要是被汉成帝看上了,那她十有八九会被赵飞燕姐妹活活折磨死,更惨。

昭君和番真不是什么下嫁,王昭君一到匈奴就被封为“宁胡阏氏”,呼韩邪单于很厚待她。她刚到了匈奴一年就生下了一个儿子,立刻被封为王,匈奴人也很尊重她。等到呼韩邪单于去世,王昭君从胡俗,再嫁给后来继位的,当时呼韩邪单于大阏氏的儿子,后来的复株累单于。那有传说她当时不肯呐,曾经上书给汉成帝求归,然后汉成帝让她“从胡俗”云云,这是把历史故事的主人公搞岔了。认为这种父死子继的再嫁理俗近于乱伦,然后上书给皇帝求归,又被皇帝要求入乡随俗的是乌孙公主刘细君,不是王昭君。

王昭君和复株累单于啊,他们两个人年龄相当,彼此之间感情很不错的。王昭君知书达礼,虽然她不是和亲远嫁的第一个人,却是达到了和亲最大效果的一个人。她嫁给复株累单于之后还是稳稳坐在右阏氏的位置上的。她的远嫁,以及她和她的子孙亲族在匈奴为汉廷所做的工作,让汉匈两族团结和睦。《汉书》上说:“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 北部边疆展现出这么欣欣向荣的景象,开创了汉匈之间长达半个多世纪没有战争的和平局面,她这一嫁是值得的。所以王昭君才不是什么怨女弃妇,她是一个晓事理、明大义、堂堂正正的女中丈夫。

那么,后来这些诗人们文人们为什么总是要把她们描述得那么悲催呢,他们就是那么不懂历史吗?其实倒也不是。这里面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大汉民族的婚姻观、地域观和审美观的影响。一代佳人不能够受宠于皇帝,必须远嫁异族,在传统中国文人看来这个真的是和怀才不遇异曲同工的。我们现在其实在美国也经常看到。我的朋友当中,如果有自己女儿要是嫁给韩国人或者是黑人,那个父母的脸不晓得有多难看。这就跟我前面说的大汉民族的婚姻观、地域观和审美观是有直接影响的。

我们在源流那部分说过,自屈原以后诗里写香草写美人往往不是单纯地要呈现客观物象,而是在说是诗人们自己。卢照邻啊,还有后面李白杜甫他们,借助昭君故事所发泄的,都是他们自己怀才不遇,怨天憎命的这种情绪。孙思邈给卢照邻诊病的时候说过他这个病是“郁怒所致,无法根治。”卢照邻后来离开长安,他在具茨山下买了几十亩地。这个时候麻风病的各种症状越来越明显,他病急乱投医,就服了一个道士给他的所谓仙丹,病情进一步恶化,导致手脚残废了。他整天就躺着自己给自己修的坟墓里等死,有一天终于没有办法忍受疾病的折磨投水自杀。

初唐四杰的命都不长,我觉得卢照邻是最值得同情的一个。因为他留下来的文字意境很清迥,从中反映出来,他虽然大半生饱受这个绝症的折磨,可是他的性情一点都不孤僻,他也不矫情,也不是那种很刚愎自负的那一类,他的不幸真的只能算天妒英才的一个典型,真的令人惋惜,恰恰是应了骆宾王诗里的两句:“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和卢照邻的诗文酬答很多,不过他这首五绝不是为卢照邻写的,它描述的是骆宾王在易水送别友人时候的感受。前面两句咏怀古事,交代人物时间地点。“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壮士就是荆轲。战国末年,荆轲要为燕太子丹复仇,打算入秦,去刺秦王。太子丹和众宾客,像高渐离、宋意他们这些人,穿白衣素服在易水边送他,白衣素服就是丧服啊。高渐离击筑,荆轲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个歌声非常悲壮,声音也很激越,闻者“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这一段历史故事牵扯到的“怒发冲冠”,“图穷匕见”这些成语,大家都是很熟悉的。

等到骆宾王的时候他在易水边送别友人,当然他想起荆轲的故事是很自然的。但是,他这首诗却完全没有铺垫。他没有写那些过去我和这个朋友如何如何相知,今日如何不舍,来日我们又会如何思念……这类送别诗常用的老套路。他就是一笔把这个历史的故事揪出来,易水跨越古今,把今天和昔时的离别融为一体。这种写法实际上就把他内心里面那种难以遏制的激愤的情绪立刻破空就传过来了,“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他没有交代送的是什么人,可是我们知道。对方一定是他的至交好友。如果不是这种肝胆相照,他不可能一点客套都没有,这样直接就抒发出来了。

骆宾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六百七十九年的冬天,那个时候骆宾王刚刚遇赦出狱,到了幽燕一带。骆冰王在高宗朝的御史任上就对武后专权很不满了,他多次上书劝谏,然后触怒了武后,结果就被来俊臣他们这些酷吏诬告下狱坐了三年牢。我们前面讲到虞世南和李百药的咏蝉诗,提到过一句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也是同题的诗歌里面非常非常有名的,叫做:“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抒发的就是骆宾王在牢狱之中,这种满腔悲愤,委屈和不平的情感。

陶渊明也有咏荆轲的一首诗,叫做“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和骆宾王这一首交相辉映,不过骆冰王在意境的创造上更加含蓄。他从前面转到后面两句“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这个笔调真是苍凉,而且最后这个“寒”字尤其画龙点睛。首先还是客观写景,北方冬天的河水自然是寒冷的。其次,“寒”是对历史的反思,荆轲奇功不就,英气长存,易水河是历史的见证,寒波激荡。其三,“寒”也是现实的概括,知交分离,再会难期,两个人心里都觉得水冷气寒。其四,“寒”是他们沉沦压抑的这种境遇的写照。骆宾王满腔热血,要报效国家,骆宾王是一个传统的儒家的知识分子,就跟我们上次讲的上官仪一样,在这个问题上,他们都是信奉女人不能当男人的权,当然女人也不能够做皇帝不能够掌权的,他很反对武后专权。现实呢,就是“天子不见知,群公讵相识”,所以这个“寒”呢,也是太心寒。诗歌超越时空,四句话一今一古、一轻一重、一明一暗的对比,把咏史又抒情这两条线索统一在这个“寒”字上面,是这首诗结构最巧妙也是最成功的地方。他整首诗的感情深沉而又很强烈,手法精炼含蓄,把小小的一首五绝写得风云激荡。到这里,骆宾王这里,我们看到五言绝句的成熟。

清代有一个著名的藏书家金石学家叫陈熙晋,是清代的一代大儒。他和骆宾王都是浙江义乌人,所以对骆宾王就特别感兴趣,他后来是研究骆宾王最有名的大家。他用了四句话来概括骆宾王的一生:“少年落魄,薄宦沉沦,始以贡疏被愆,继因草檄亡命。”他这四句话呢,我觉得大致是对的。大家看,“薄宦沉沦”,就是说他没有当什么大官,但是也起起伏伏。但“少年落魄”,我就觉得不太对。

骆冰王随口吟出这个“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那个时候人家只有七岁啊。这首小小的诗用所见所闻铺叙实景,整首诗写的动静相生,色彩鲜明活泼,大人都不一定能够做到这种地步。所以骆宾王很小就被称为神童啦,文名传于天下,不能够算少年落魄的。他有一首《上吏部侍郎帝京篇》,是送给当时当吏部侍郎的裴行俭的七言长篇歌行,那个时候就已经传遍长安,被称为绝唱。我们前面提到过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也是七言歌行,这个《上吏部侍郎帝京篇》和《长安古意》两首并列,都是初唐七言歌行的代表作。那七言长篇歌行是从六朝的小赋慢慢演变过来的,汲取了乐府当中循环往复的结构形式,又加入了后来对仗和音律的讲究。篇章整齐,言辞流利,音节婉转,非常容易上口成诵,所以感染力非常强,流传也很快。在骆宾王、卢照邻之后,后来经过张若虚、王维、高适、白居易、韦庄,甚至一直到清代吴伟业(梅村体)他们这些人,长篇歌行都是沿着这条线索发展下来的。

“初唐四杰”齐名,本来是诗文并称的。就是他们的骈文,无论是抒情说理,或者叙事,都能运笔自如,而且不露雕琢的痕迹,和六朝骈文有很明显的区别。所以就是说,他们几个人都是不仅诗有名其实文也很有名。骆宾王留下来最有名的骈文,叫做《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公元六百八十四年武则天废掉中宗正式称帝,徐敬业在扬州起兵造反,骆宾王做他的秘书长为他写成了这篇檄文。《新唐书》里面记载,这个檄文文稿传到武则天手上,她读到“入门见嫉,娥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这句就是骂她生性嫉妒,一入宫门就陷害王皇后和其他嫔妃,像楚怀王那个妖姬郑袖一样,就只懂得进谗言,这样狐媚的人偏偏能够迷惑君王的性情。武则天看到这两句,只是笑。她心里面想,你们这些人除了红颜祸水,你们也念叨不出一个什么像样的东西来。但等到看到下面,“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她就笑不出来了。她知道这种拿高宗出来说事儿的慷慨激昂是很有一些煽动力。所以武则天当时大吃一惊,就问左右这个檄文是谁写的?底下的大臣回答说是骆宾王的手笔。武则天就很感慨,说:“宰相安得失此人?”那我们看到这里啊,每次都觉得很感慨,我觉得唐代的才子们,其实不止一个啦,有些人文章写得很好,诗也写得很好,可是他们真的没有政治智慧。他们有很强烈的治国报国这种雄心,可是真的没有智慧,李白就是这样,骆宾王也是这样,你看他现在写着什么《讨武曌檄》,击鼓骂曹,痛快淋漓,固然是气壮山河。可是你就为徐敬业这种人去写一篇这种东西能够成什么大事呢?相比之下,武则天作为一国之君被一个臣子这样骂,还不是说上一篇奏疏怎么骂,是传檄天下,企图煽动全国人民来反对她。她也只不过是感慨一句:“哎呀,这么有才的人不能为我所用啊,宰相是你失职了。”真有一个大政治家的大气度!狄仁杰,张柬之,姚崇,他们这些人忠心耿耿地辅佐武则天不是没有道理的。武则天诚然搅乱了李家皇权的继承顺序,可她并没有乱政误国。老百姓才不管你谁当皇上对吧,老百姓只要安居乐业,老百姓并不想去造她的反。所以徐敬业很快就兵败被杀掉了,骆宾王从此下落不明。有人说他投水自尽,有人说他是出家了,也有人说隐居了,总而言之正史里面没有明确记载,骆宾王这个人就是因为这样一篇檄文不见了。所以我们前面说陈熙晋对他生平最后一句总结才会说他“继因草檄亡命”,他是因为写这篇檄文亡命天涯。

好啦,我们今天这一讲的时间也到啦,今天就到这里。初唐四杰还有两个人我们留到下一次再讲,谢谢大家,大家晚安!





语音、文字和图片的版权归江岚教授所有。感谢授权分享!

文字由软件自动产生,有些地方可能转换不到位。感谢以下老师合成语音,校对文字,以姓氏拼音为序:
胡文胜、顾庄华、江岚、秋香、姒玉明、王君、吴题、颜善文、周磊。

网上听来终觉浅,为了深入学习,加强记忆,也为了让更多的人受惠,
请和我们一起来校对江老师讲座的文字稿。








© 2012-2023 by Yuming Si. All Rights Reserved. Contact: info@holisticedu.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