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istic Education
整全教育     Holistic Education             Email: info@holisticedu.us     Tel & WeChat: (484) 320 0936             Login

最新讲座的海报、录像和PPT
 

江岚教授的讲座

图片和文字都在下面

需要将音频播放器固定在网页顶部吗?
是        






讲座的文字稿



大家好!

今天姒老师在群里说,我们这个讲座到这一讲已经一年了!时间过得真的是很快。我想先要在这里谢谢大家,也谢谢姒老师提供这个平台,更加要谢谢我们讲座文字校对的几位老师,他们真的是很用心。如果不是你们大家的支持,这样子讲下来,我想我也很难坚持,所以先要谢谢大家!

我们上一讲结束在王维,现在我们开始第十一讲。提到语浅情深、典故用得少,但是诗歌里面意象鲜明,是王维诗笔的一大特点,我们上一讲专门讲过这个问题。因为这个特点,他的诗歌就比那些辞藻考究、用典又比较多的篇章来得更加容易被更广大的人群记诵、更容易流行。上一讲我提到这个“更广大的人群”,这里我需要强调一下:它不限于生活在唐代的老百姓,也不限于后来历朝历代的中国老百姓,而是包括了美国和欧洲的老百姓。

王维的诗歌,现在是英语国家里面被翻译得最多的。光是小小的一首《鹿柴》—— 就是“空山不见人”那首,就有十几、二十种不同的英文译本,还有专门的著述来讨论这些不同译本的优劣,成为唐诗之美在世界影响力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里面固然有刚才我们讲到他的文本语言本身的因素——语浅情深比较容易翻译;还有诗里面他所表现的那种空寂幽深的境界所具有的文化感染力。

我们多次讲过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和进步,一方面它有赖于自己的,自身内部的社会阶层大规模纵向的流动;另外一方面,它有赖于其外在的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当美国的文化发展遭遇到自身固有的西方传统带来的瓶颈,那么借鉴东方文化的营养,就成为他们自然而然想要去突破瓶颈的这么一个渠道。

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美国进入了后工业社会,科技迅速发展、经济繁荣。人们的视野和思维空间大幅度拓展,各种社会思潮层出不穷。越南战争激起的这个“反战运动”,“黑人运动”,还有“女权运动”……简直就是风起云涌!伴随着这些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巨变,在文化的方面对战争的痛苦回忆、对环境污染、枪支泛滥、吸毒等等社会现象的忧虑,造成了美国大众心态和价值观的极大改变。在这种改变的前提下,禅宗的思想被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层面接受。王维描绘山水田园风光和他的隐逸生活的这种情感、他所推崇的安静恬适、天人合一的禅意的境界就越来越受欢迎。所以王维作品的英文译界在二十世纪末期发展得非常快,一下子就超过了李白。在他之前一直是李白独占鳌头的。

不过当我们回到《鹿柴》这首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大家会不会觉得清丽是足够清丽,可是空灵太过;幽静也是足够幽静,却也沉寂太过,都没有人间烟火,也没有世俗的情感。这种境界,它终究只能是禅意的境界,是理想吧?这是王维后期山水田园诗歌的代表作。可是他不是整个山水田园诗派的典型人物。这一派,唐代比较重要的诗人还有孟浩然、常建、祖咏、裴迪,他们一大批人。在王维之外,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就得数到孟浩然啦。



如果我们把孟浩然的作品,按照知名度来排列,大家会怎么排?我想他的《宿建德江》,即便不能排在第二,也肯定不会落在第三名之后。建德江是新安江的一段,就是流经浙江省境内的那一段。这个《宿建德江》诗歌一起句就是:“移舟泊烟渚”。“移舟泊烟渚”——旅行中的船靠岸了。“移舟”是交代事件:船行在旅途当中,人也在旅途当中。“烟渚”是江边小舟上那种水雾迷蒙,交代时间到了薄暮时分。中间的动词“泊”是船靠岸,也是旅行中的人准备过夜。“移舟泊烟渚”五个字,把整首诗的缘起交代得清清楚楚,在写作素材的选取角度和表现上也很有特点,这就为下一句的抒情做好了铺垫。

第二句 “日暮客愁新”,紧紧扣着“移舟泊烟渚”。因为“日暮”所以才要“移舟”,因为“移舟”才得看见“烟渚”;又因为“日暮”、“烟渚”之中的停泊才有“客愁新”。写诗做文章总讲究一个起承转合,第二句还是五个字,它就把承和转两个步骤都完成了。 所谓“客愁新”,先返回去呼应“移舟”——人在旅途,不是一天两天了,愁也不是此刻才有,什么叫“客愁新”?那是旧愁未去又添新愁!同时也强调“日暮”,夕阳西下,船停下来,本来应该是好好休息的,可是这个“烟渚”不是目的地,只是暂时停靠的一个点儿,所以旅程没有结束。旅程不结束,那“客愁”就不能停止,只能够不断地被撩起,新新旧旧的愁不断地叠加。

那么诗人在愁什么呢?由着读者去想,他接下来写景去啦。他说“野旷天低树”——天地间一片苍茫,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还要低。这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呢?这是放眼望出去才能够看到的图景。而他是一个心事那么重、带着那么多愁的人。“低”和“旷”相互比照,是天和树实景的相互映衬,也是人和景的相互映衬,仿佛是他想要将那么多心事都是放到空蒙辽阔的这个天地当中去。





天地间一片苍茫,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还要低。这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呢?这是放眼望出去才能够看到的图景,而他是一个心事那么重、带着那么多愁的人。“低”和“旷”相互比照,是天和树实景的相互映衬,也是人和景的相互映衬,仿佛是他想要将那么多心事都释放到空濛辽阔的这个天地当中去。然后“江清月近人”,——月亮出来和他作伴了。“江清月近人”和“野旷天低树”景色相对,都是人在船上才能看到的画面,这两句蕴含的情绪其实也相对。他一直站在那里,看着“野旷天低树”被夜幕降临慢慢掩盖了,然后月亮上来了,倒影在江水里。从天边到水里,月亮离人都很近,似乎是要来陪伴他、安慰他的。 可是,想要在“野旷天低树”里面释放的愁绪,明明是没有得到释放,才会有“江清月近人”的感触。“近”和“清”又相互映衬,映的是什么呢?映的是夜里的江水和月亮。天上一轮月亮,水里一轮月亮,还有江水,可是都是冷的,离人再近,也是没有暖意的。

这首绝句就结束在这里了。英文里关于绝句有一种翻译叫做Stop-Short,意思更接近于原来的“截句”,我觉得真的很形象。就是这种突然的结束,话说着说着就掐掉了,可是他的诗情诗意并没有断绝。从“泊烟渚”到“天低树”,再到“月近人”,明明是船停下来要休息的了,他就是不能睡,因为“客愁新”,因为心事重。四野苍茫,明月孤舟,诗里除了他,没有别人,光线是暗淡的,诗人的情绪也是暗淡的。

那么孟浩然的“客愁”究竟是什么呢?他的“客愁”有千头万绪啊!不仅仅是乡愁,还有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等等等等。孟浩然这个人大约生于武则天的永昌元年,死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就是说他的整个生命是在盛唐时代的。既然诗写得这么好,可以跟王维排排坐,也不是没有才华,也不是没有雄心壮志,这样的一个诗人,在诗人们都意气风发的诗歌的盛世,他怎么就失意到这种地步呢?

说起来,还是对于文人来讲,官场真的没那么容易进。仕途这条道路没那么容易走。孟浩然在开元十五年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科考,没有考上。不过他不寂寞,因为这个时候他已经很有名啦!有才的诗人,通常不会太寂寞的。王维不是有那么多人追捧吗!孟浩然当然也有,而且至少有一个已经中了状元的王维,这两个人是好朋友。

有一天晚上,王维要进宫里值夜班。也不知道王维当时是怎么想的,也许是为了要安慰一下刚落第的老友,也许是觉得值夜班反正挺无聊,拖个朋友好聊天儿,总之,他把孟浩然带进了宫里。谁知道这一天夜里,偏偏就有人来查岗,偏偏查岗的人不是别人,就是唐玄宗。那个时候,私下里把没有官身的人带进皇宫是犯法的,所以孟浩然吓得赶紧就躲到桌子底下去。 等玄宗进来,屋里面气氛挺尴尬,王维言语又支支吾吾,那就当然要追问了,怎么回事儿啊?王维也不敢隐瞒,老老实实回答说自己把孟浩然带进来了。玄宗到底是个惜才的皇帝,一听说是孟浩然,也顾不上责罚王维犯规,只是说,哎呀,别躲了,出来吧!早听说你的诗写得挺好的,这回碰上了,那就吟一首最近写的让我见识见识吧!孟浩然这就从桌子底下爬出来了。

这一刻,我们说孟浩然真是得到了一个千载难逢、可遇不可求的机会。都说唐代诗人闯进官场必须有个达官贵人推荐,那么什么样的达官贵人能比得过皇帝本人呢?都以为落第之后只能回头去复读,准备下一科再考,孟浩然却突然在落第之后直接见到了皇帝。可是啊,我们中国人讲究凡事过犹不及,运气太好过头了也一样。 满腹诗书的孟才子在这一刻他千不挑、万不选,只吟出来一首他落第以后发牢骚的诗歌,题目叫做《岁暮归南山》。

诗是好诗,写得真气灌注、自然浑成。问题在于中间有一联叫做“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说我这个人没什么才华,圣明的君主也不用我,我又一身的病痛,朋友们跟我也疏远。这一联对仗工工整整,只可惜把玄宗给惹毛了。他当场就质问孟浩然,“奈何诬我?”说你一个落第举子进到宫里,我又没问你的罪,还提供机会让你表现。你可到好,自己没考上,不老老实实认栽也就罢了,还要怪我来埋没你,这个话是怎么说的呢?

这一锤子砸下来,孟浩然的仕途就很难有什么可预见的希望啦!这个时候孟浩然四十出头,什么事业都还没来得及干呢,先把皇帝给得罪了,谁还敢用他?谁还能推荐他?所以他随后去江浙一带去漫游,《宿建德江》就是在这个时候写下来的。满怀的雄心壮志被他自己亲手断送了,你说他夜宿舟中的客愁,怎么才能挥得去?他怎么能够不心灰意冷?所以他除了漫游之外,基本上后来都在故乡襄阳的鹿门山上隐居。孟浩然在去长安考试之前,他就在这座山上隐居的。

我们现在讲孟浩然、孟浩然,其实他的真名没有人知道,“浩然”是他的字。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个人的名是爹娘取的,“字”往往是自己取的或者朋友给取的。那么孟浩然他自己取这个“浩然”是什么意思呢?回到这个词的出处,是《孟子》里的一段话:“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我们把孟夫子这番话用比较通俗的语言串起来,意思就是:浩然之气,是天地之间最宏大、最刚强的一股气,要用正直去培养,让它充满天地,它要和仁义道德相配和、相辅助。可见孟浩然从年轻时代就开始的隐居和王维后来看破红尘去礼佛的隐居不大一样,他还是一直想要建功立业的。 但是唐代的科举制度一来很严格,二来也不像后来的宋元明清有那么多名额,进士科虽然重诗赋,但是明经科重贴经、墨义。我们讲武则天的时候提到过。

如果没有经过正规严格的四书五经的学习,要想通过这两科过五关、斩六将,进入仕途,那很不容易的。孟浩然人到中年才去长安,之前他常年隐居在山里。看起来潇洒是够潇洒的啦,可是成天与外界隔绝,性格上难免过于单纯,不识时务,也不会做人。 当然,我们从另一方面讲呢,孟浩然的这种单纯啊,也是不造做,不矫情。你看他在玄宗面前的这种表现,或许没有大智慧,但也不缺乏真性情,所以欣赏他的人特别多。王维和张九龄就不用说了,李白不是也曾经和他一起“烟花三月下扬州”嘛,连后来的杜甫、白居易没有见到过他,也明明白白地说过,他们对孟浩然怎么怎么仰慕的。 所以孟浩然后来在襄阳的隐居并不是“空山不见人”的情形。

我们来看他的《与诸子登岘首》这首诗歌。孟浩然和一帮朋友登山,砚首山是襄阳的名胜,现在叫做砚山,中间那个“首”字被掐掉了。这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到处都是古迹。 其中,羊公碑是纪念西晋大将军羊祜的纪念碑。当年羊祜坐镇襄阳,都督荆州军事,曾经到过这座山上。《晋书∙羊祜传》里头说,他在山上对同游的人讲:“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没无闻,使人悲伤。 ”羊祜感慨地说,山在这里,看山的人也多,但是像我和你们这样,现在来看山,若干年后,也不晓得在哪里。羊祜镇守襄阳十几年,他颇有政绩,深得民心,而且这个人为人非常低调,谨慎。他死的时候据说天很冷,晋武帝接到噩耗哭得眼泪都成了冰,襄阳城里大街小巷全是哭声。所以后来襄阳人民就在山上立祠堂树碑纪念他。“望其碑者,莫不流涕。”羊祜后来的继任叫杜预就把这座命名为“坠泪碑 ”。

当孟浩然和他的一帮朋友登上砚山,实际上依稀又是当年羊祜登临的情形,自然会想起羊祜当年说过的话。吊古伤今的情绪就定下了这首诗的基调。首联“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这句话是一个平凡的道理,从朝代更替到人事变化都是历史的必然,没有人能够控制。可是这个必然又总是要让人清清楚楚地看见。这首诗的结构和《宿建德江》不一样,这个起头起得很突兀,什么都不交代,一上来就是感慨,显然是本来有满腹的心事被眼前的场景一触动。脱口就说出来,“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颔联紧紧扣着这一句承接下来,“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江山,既是古也是今,留下的“胜迹”是古,“我辈”是今;“复登临”又是有古有今。古今反复对照构成伤感的情绪。到颈联“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转到写实景。 这一联的对仗实际上是非常工整的,虽然字面上看起来没那么工整。因为“鱼梁洲”和“云梦泽”是登山看到的景点,是砚山顶上看到的实际景点,都在远处。“水落”交代出来时节是深冬,大家不要忘记这是在湖北,在南方,所以水位下降了,鱼梁洲更多地露在水面上。“水落鱼梁浅”,就这么一句,冷飕飕的风就逼过来了。接下来更冷,草木凋零,云梦泽显得更深更远。 视线回落到眼前,眼前是什么呢,眼前是羊公碑,“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这个尾联写得真是周到,字面上把古迹的典故照顾得很完整了。我们刚才讲羊公碑,后来是杜预把这座碑,命名为坠泪碑。所以他说“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这就照顾了这个古迹完整的典故。意思上又链接回到开头,古今对照把感慨再推进一层。 这座碑,是羊祜的历史功绩的象征,是与自己距离四百多年的古人落在今天的眼前。四百多年之后,人事已经全变了,可是“羊公碑尚在”。那么四百多年以后的自己呢,到此刻为止,自己还不过是一介布衣。人家羊祜能够青史留名与江山同在,自己呢,自己恐怕就只能灰飞烟灭了吧。

孟浩然写诗,大多都是很实的。皮日休他们说孟浩然“遇景入咏”,就是说他的感慨都是在实实在在的情况下发生的。《宿建德江》是这样,《过故人庄》,——就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那些也是这样。他的诗句质朴自然,似乎全都是信笔就写出来的,可是首尾衔接,篇法圆整,从来没有什么了不得的警句在里头撑场面,也不强求对偶的工整。他从来不炫技,可是音韵自然混成,结构承转分明,平淡当中深藏的意味贯通全篇。

所以沈德潜说孟浩然的诗歌,“语淡而味终不薄。”那是相当高超的艺术水平。不过呢,作为一个生于开元盛世的诗人,孟浩然大半生隐居在襄阳,他的诗是“清水出芙蓉”没有错,他这个人也是“天然去雕饰”。他没有卷入过什么政治斗争、官场是非。因此他可以总是保有一颗赤子之心。可是同时他也因此看不到民间的疾苦,看不到社会的矛盾。他抒发的感慨,他关心的层面全都在他个人遭遇、他个人理想的范围之内。 他作品的内容和题材是很有局限的。所以后来苏东坡说“浩然之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尔。”就是这个意思。

孟浩然是唐代诗坛上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田园诗歌的人。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成就是肯定已经得到公认了。刚才我说如果按知名度把孟浩然的作品排列一下,《宿建德江》即便不能排第二,也要排在第三。 那么哪首排第一呀,当然是《春晓》啊。刚才我们讲羊祜,解释坠泪碑,讲来讲去讲半天,可是要讲“春眠不觉晓”,根本不用费那么多口舌。“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时间岁月又转过这么好几百年之后,孟浩然不仅没有灰飞烟灭,他比曾经建过大功、立过大业的许许多多古人还要有名得多啊,这真是应了我们曾经引用过的。

在讲建安诗歌的时候曹丕说的话:“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到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从他被贬的地方岭南返回长安,经过襄阳,顺便去探望孟浩然。孟浩然这个时候生了病,他背上长了毒疮。王昌龄来的时候差不多快好了,老朋友相见,本来挺高兴,再加上王昌龄这回是从贬所被召回的,那两个人就更高兴了,多喝了几杯。这次吃饭呢,他们大概又吃了新鲜的鱼虾,结果孟浩然的背疮复发恶化,回天乏术。这位不甘心隐居却隐居了大半生的杰出诗人就这样没了。

王昌龄和孟浩然同年,这两个人曾经“数年同笔砚”,交情深厚。玄宗开元十五年,就是孟浩然出山去长安那一年,王昌龄中了进士,隔几年又中了博学宏词科,到河南去当县令。王昌龄的诗名是非常响亮的,叫做“诗家天子”。他的七言绝句,尤其有名,号称“七绝圣手”。明代的胡震亨他们这些评家把王昌龄的七绝和李白的七绝并列,认为是千秋绝句。今天存下来王昌龄的诗歌当中流传比较广的也以七绝居多。题材上呢,基本上集中在边塞、闺怨还有送别。

我们接下来看他的边塞诗。唐太宗贞观四年,大将李靖领兵剿灭东突厥,威震天下。从此以后,周边的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首领望风而降,唐太宗开启了前所未有的天可汗时代。唐朝要设立六个都护府去处理边关事务。唐代的疆土辽阔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世上任何一个朝臣任何一个子民都会引以为骄傲的,所以投笔从戎的壮志豪情,从大汉以后再一次兴起。我们讲初唐的时候讲过杨炯,就已经喊出了一句响当当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这么慷慨激昂,是在他的《从军行》里喊出来的。当然他从来没有从过军,他的这种浪漫,是臆想出来的。

王昌龄不同,王昌龄有过军旅生活的经历,他懂得边关征战那是生与死的拼搏,是血与火的考验,不是说你在大漠黄沙里面信马由缰跑几年回来就可以出将入相的。 王昌龄对于战争中的人心人性,他有过近距离的观察,他懂得再正义的战争终究还是战争,所以他对战争本身有跨种族、跨时代的思考。因此他的这个边塞诗,没有人可以比,王昌龄是唐代最成功的边塞诗人。

他也用过《从军行》的旧题。而且写的是一组,一共有七首,首首都是名篇。我们来看其中的第四首。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是我很小就会背了一首唐诗,可是也是很小就会背的这些唐诗里很多年都搞不明白的一首诗。首先是头两句的这个画面根本没有办法想象。青海湖、雪山、孤城、玉门关到底是一种什么位置,什么情况?有人说,这个诗人身在孤城里,青海湖和雪山是他向远方眺望看到的画面,玉门关是他回头看到的画面。

可是这样子的解释逻辑上是行不通的。如果这个诗人在孤城上,回头看见玉门关。这个孤城就是在玉门关以外。在胡人的地界啊,王昌龄跑到那个地方去干什么呢?还有一种说法是玉门关是孤城的关,就是说玉门关是孤城的一道关,“孤城遥望玉门关”,这一句式倒装,意思应该是玉门关孤城遥望,而望见的对象是“青海长云暗雪山”, 这就更不对了。玉门关到青海湖。从东向西直线距离好几百公里呢,再怎么踮起脚伸长了脖子,他也看不见那!

我们要搞明白这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其实也是要搞明白整首诗的思想感情。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孤城这个词,这个孤城在哪里?孤城指的是唐代西北边陲的重镇凉州。凉州城是唐代安西节度使的治所。 在凉州的西边儿是吐蕃,北边是突厥。安西节度使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节制这两个强敌,在中间阻断他们彼此之间的交通,为什么呢?为了守护河西走廊。青海湖的周边是唐军和吐蕃多次交战的地方,那玉门关外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孤城凉州就耸立在河西走廊的荒漠之中,王昌龄也的确就是在这座孤城上。他展开的画面,从青海长云一直到玉门关,他展开的是一个唐代西北边陲战争防御的沙盘图。 这个图上集中了东西绵延数千里的地域和典型的战争地理特征。为什么呢?因为这是戍守凉州边关将士的责任,他们防备吐蕃、防备突厥必须要关注的,就是从青海湖周边、祁连山脉周边,到玉门关周边的情势和动态。

等我们把这个问题理清楚,再回来看这两句就比较容易明白了。 青海湖的上空浓云密布,北面白雪覆盖的祁连山横亘起伏,隐隐约约的,遥遥、遥遥相对另一头是玉门雄关。一片开阔而一片暗淡,一片的辽远而一片荒凉,孤城里的将士戍守在中间。他们有这种担负家国重责的自豪,也有边关军旅生活的艰苦。 “黄沙”是西北战场的特点,“百战”是一个约数一个抽象的概括,概括出戍边时间的漫长,战事的频繁、战争的残酷。频繁到残酷到金甲都穿了,突出的是士兵的艰苦卓绝,奋不顾身。而金甲可以被打穿,斗志不会被打垮,这才有“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种身经百战之后发出的誓言,就把边关将士不畏牺牲,一心报国的形象很深沉,而且更雄壮地树立起来了。

我们再回头想想杨炯的《从军行》。从“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出师开拔啦,一下子跳到“铁骑绕龙城”,唐军把敌方的城堡团团包围。战场上怎么样呢?战场上“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有声有色的画面里面都是唐军的神武庄严,似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王昌龄笔下没有这种空洞的想象,王昌龄说”黄沙百战穿金甲”是实况,“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也是实话,“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还是实况。在这些实况当中,王昌龄抒写的重点不是战争的场面或者边塞的风情,而是边关将士的思想和感情。 典型环境和人物的思想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最突出最突出的优点。边塞的环境只负责给他提供人物心理活动的背景,王昌龄关注的核心始终是边关将士的内心世界。到了我们大家更熟悉的,也是他边塞诗另一首杰出的代表作,《出塞》也是一样的。 《出塞》的章法其实和《从军行》很类似:“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的《出塞》有两首,这是其一,被誉为全唐诗几万首当中七绝的压卷之作。凭什么能够压卷呢?我们先来看起句,“秦时明月汉时关。”这里头有两个意向,“明月”、“雄关"是很常见的,也不希奇。 要说气势开阔,李白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那气势也是不得了的。要说荒远苍凉,刘长卿有"只怜横笛关山月,知处愁人夜夜来。”那景象更惨,而且惨得毫不含糊,王昌龄的特殊就在于他说的是"秦时明月汉时关"。

我们边关筑成防备胡人是从秦汉时期开始的。王昌龄这一句关山在地,明月在天,秦汉在历史,而作者在当下。 这一句就把绵远的时间和辽阔的空间都交汇在一起,诗歌的境界被无限拓展在宏阔的时空范围里面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无数保家卫国的历史事件就成序列展地开来了;接下来的“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仅仅是现在的万里征程黄沙茫茫;而是世世代代的瀚海沙场之上一将功成万骨枯。在雄浑博大的意境当中接下来的情绪转了,音韵也转了,都变得高亢激越起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这个词我们在杨炯诗里见过。据说是匈奴从前祭天的地方。他不一定是一个实指,而是胡人地界的代称,飞将军指的是汉代的大将军让匈奴闻风丧胆的那个李广。

在这里又照应回到第一句去了,接着用“不教胡马度阴山”结束。首先是顺着飞将军的意向下来说当年汉朝有李广,胡人就不敢再来犯边。其次是说今天戍边的将士,也像李广一样威猛抛头颅洒热血也要巩固边防; 第三层是诗人自己也是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老百姓平凡的共同的渴望,渴望胜利,渴望安宁与和平,仅仅二十八个字而已王昌龄流露出对和平生活热切的想往,同时又有一些怅惘,为什么呢?因为在那个时候看不到罢战休兵的可能性。从而他就引发了读者对战争本质以及对人类社会影响的深刻的思考,内容这么深邃。情感这么厚重而字面词句一点都不复杂,前后照应的篇章,结构又紧密,圆融,没有非凡的艺术造诣是做不到的。这样的篇章不压卷还有什么能为唐诗的七绝压卷呢? 和边塞诗通常从大处着眼相比王昌龄的另外一个主题《闺怨》通常是从细微处落笔,他刻画一个简单的镜头,他自己作为诗人的想法看法,自始至终不出现。可是整首诗读下来,你就是能够很清楚的了解到他的言外之意。王昌龄的《闺怨》,我是说题目叫做《闺怨》地这首诗就是“闺中少妇不知愁”的那一首很具有代表性,大家也很熟悉。今天我们讲的几首诗歌大家都很熟悉,所以《闺怨》我们就不讲了,换一首《春宫曲》或许大家没那么熟,大家没那么熟我就不用那么小心,嘻嘻,不用唯恐出错。不过我们今天的时间到了,王昌龄的《春宫曲》我们就留到下一讲再讲。今天先和大家晚安!谢谢。





语音、文字和图片的版权归江岚教授所有。感谢授权分享!

文字由软件自动产生,有些地方可能转换不到位。感谢以下老师合成语音,校对文字,以姓氏拼音为序:
胡文胜、顾庄华、江岚、秋香、姒玉明、王君、吴题、颜善文、周磊。

网上听来终觉浅,为了深入学习,加强记忆,也为了让更多的人受惠,
请和我们一起来校对江老师讲座的文字稿。








© 2012-2023 by Yuming Si. All Rights Reserved. Contact: info@holisticedu.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