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istic Education
整全教育     Holistic Education             Email: info@holisticedu.us     Tel & WeChat: (484) 320 0936             Login

最新讲座的海报、录像和PPT
 

江岚教授的讲座

图片和文字都在下面

需要将音频播放器固定在网页顶部吗?
是        






讲座的文字稿



大家好,我们现在继续《唐诗意气》的第十一讲:“不才明主弃”。上一讲我们结束在王昌龄的边塞诗,同时我们也说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闺怨。讲他的闺怨呢,我们现在按计划就从《春宫曲》开始。

王昌龄这首《春宫曲》我们先把它从头读一遍:

昨夜风开露井桃,
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
帘外春寒赐锦袍。

这首诗的字、词都很简单,大家是不是可以看到那个画面呢?整首诗读下来,我们大致上看见的是一个春天的明月夜,在一个叫平阳的地方有一个能歌善舞的女子,她得到了皇帝的宠爱,皇帝给她赐了一件锦袍。这样的一个淡淡的画面题目叫做《春宫曲》,也就是说,这是一首春天宫墙里面的歌,抒情的女主人公是一个宫女,或者是一个嫔妃。

起句:“昨夜风开露井桃”,露井就是没有井盖的水井。昨夜的春风吹来,吹开了井边的桃花。这里的第一层意思是切题,她点明了时令是早春。第二层呢,就是点出了这个抒情女主人公的位置:她在露井边,也就是说,她在室外不在室内。既然春风昨夜才起,桃花刚刚才开,那是早春。早春还是有一点冷的,她为什么不在屋里呢?那还有第三层意思:是桃花沾沐雨露之恩,他暗喻女子承宠。好啦,暗喻女子承宠,而她在室外,那么承宠的女子就不是她——另有其人。

第二句:“未央前殿月轮高”,未央前殿是一个很明确的地点。未央宫是汉高祖时代萧何督建的,是汉代皇宫的正殿,后来的人都用来做皇室的代称。王昌龄用这个词再次回去点题,强调这首歌说的是宫里的事情。好啦,未央前殿是正殿啊,那这个地点就不是诗里这个桃花树下的抒情女主人公她此时此刻的位置。她只是在她自己的角落里看见了“未央前殿月轮高”。月亮高高地挂在未央宫的前殿顶上。这就很有意思了!这一句的画面里,月亮在那头,不在这头。那头是她此时在眺望而去不到的地方,她只在这里,在月光银辉照不到的这个角落里,尽管桃花在春风里已经开了。

那么月亮究竟照在谁身上呢,画面从实景就转入了这个女主人公自己的想象,后面两句是她想出来的,未央前殿里面欢爱的场景。这个场景的细节非常清楚,是“帘外春寒赐锦袍”。皇帝说啊,帘子外头早春的寒气还很重,所以呢,他就给他心爱的女子赐了一件锦袍。在这个细节里头,皇帝的体贴入微、承恩的女子受宠之深,都具体地历历在目。

可是未央宫里的汉代皇帝不止一个、两个,这个皇帝是哪一个?承恩的女子又是谁?这就要返回到第三句:“平阳歌舞新承宠”。首先“新承宠”三个字,说明受宠的这个人是新人,是后来的人。和这个“新”的人相对,诗里面的这个抒情主人公显然就是“旧”人,是曾经被宠过的人;“平阳歌舞”四个字,“平阳”是平阳公主也是平阳公主府。这一来就把皇帝是谁给揪出来了:这个皇帝是平阳公主的同胞弟弟——汉武帝,歌舞就是平阳公主府里的歌舞,当然,同时也是公主府里能歌善舞的人——这个人叫做卫子夫!

关于汉武帝和他那些女人们的故事啊,最经典的一出莫过于“金屋藏娇”了吧,这个大家都知道!据说这个刘彻,出生的时候他娘梦见了太阳,所以在这个孩子生下来就精灵得很, 他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以金屋藏之”,这种话说出来时这孩子才五六岁而已,真是人小鬼大!阿娇是刘彻姑姑馆陶公主的女儿,是他的亲表妹。两个人成婚之后,刘彻成了太子。刘彻登基即位成为汉武帝的那一年,十六岁的阿娇成了皇后。可是这个皇后啊,她一直没有生养。那皇帝的亲姐姐平阳公主可就着急了,专门挑了一大堆美女养在家里给他的皇帝弟弟备用。等到汉武帝某一天路过公主府,平阳公主把这一群美女叫出来,献歌献舞。可是这个汉武帝一个也没看上, 倒是看上了公主府里家奴出身的卫子夫,并且在公主府里当时就临幸了她。

这个卫子夫一旦被皇帝临幸,自然就不能再当奴隶啦,也不能再继续留在公主府了,就被送进了宫里。可是皇帝呢,已经把她忘记了。这样子这个卫子夫在宫里就呆了一年多,这个时候汉武帝的后宫要换人啦。可是后宫的人数编制是有限的,那就必须把不被待见的那些女子先放出去。卫子夫就在这一批人里头。偏偏在最后由汉武帝亲自过滤这批女人的时候,又把她给挑了出来,再一次临幸了她,这一次临幸可就不得了了,因为卫子夫怀孕了!这种事儿一捅出来,头一个坐不住的,当然就是正宫皇后阿娇啊!那接下来阿娇就是一出一出的苦情戏不断上演:请司马相如代笔去求情啊、又三番五次的寻死觅活啊、还要请什么方外高人来行魅术,企图要留住汉武帝。

可是这个阿娇啊,她的性情太过于霸道刁蛮,汉武帝早就不待见她了,她又不能生养。其实啊,有没有卫子夫出现,她被废都是迟早的事儿。那可是,阿娇的娘是馆陶公主啊!对这么大的事儿,她可不能袖手旁观,她又不是没有实力出手,对不对?即便是伤不到深宫里的卫子夫吧,整治一下宫外的卫子夫的娘家人还是可以的。于是呢,馆陶公主就跑出去绑架卫子夫同母异父的弟弟,想把他给干掉。结果呢,馆陶公主绑架的事情败露,阿娇行媚术的事情也败露,阿娇就被废了,卫子夫被封为夫人。

后来卫子夫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很得宠,正位中宫,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后。她那个没有被馆陶公主害死的同母异父的弟弟呀,就是卫青。她的外甥,就是她姐姐的孩子,名字叫做霍去病。这两个人也是让卫子夫之所以能够坐在皇后位置上这么久非常重要的原因。

现在我们把诗句里的点点滴滴都理清楚了,再回头去看王昌龄到底要说什么?诗里这个失宠的旧人,站在明月夜里的春寒之中,听人笑语。她的伤心、孤寂、幽怨、愁苦,不难想见。可是诗句里头一个“愁”字、“怨”字也没有,恰恰是音在弦外,才更加显得余音不绝。这个旧人,既然能够站在庭院里,那么早春虽然“寒”,也冷不到哪里去,可是这个皇帝就巴巴地要给那个人赐了锦袍。赐锦袍的细节不是亲眼见到,而能够想象出来,可见得她自己过去曾经经历过。

我们前面讲,王昌龄特别擅长将典型的场景和人物的思想感情交织呈现,在这里又是这样。他总是能够把题旨、内容前后左右都勾连在一起,诗句篇章的结构功力真是很厉害的。因为唐代人总是习惯用汉代的事情来借古讽今,王昌龄又是一直走过开元、天宝时代的人,所以关于这首诗歌的这个指向,历代普遍认为他的言外之意还有一重,是讽刺唐明皇宠幸杨贵妃。从王昌龄《边塞》诗里面表现出来他那种思想和情操来看,这重理解也是对的,不过我觉得还应该有另外一重意思,就是王昌龄自伤身世。

闺怨这个主题,作为王昌龄诗歌的两大重要主题之一,从作品本身的内容来看,大致上其实又可以分成两种。一组闺怨诗和边塞诗相关的,比方说我们前面讲的题目叫做《闺怨》的闺怨诗,“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还有“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这些都是跟边塞诗相关的。他说这是战争引起了这种家庭的不幸、夫妻的分离。还有一组是宫怨,除了我们看到的这首《春宫曲》,还有《西宫春怨》、《长信秋词》一组等等。

这些宫怨诗里的抒情主人公无一例外,都是失去皇帝宠幸的女性。如果我们回到《楚辞》去回味一下香草美人的自喻的传统,再回到王昌龄很年轻就中了进士,带着那么强烈的报国情怀,可是一辈子的官职都只是徘徊在县令以下,实际上就不难明白,那个失去皇帝宠幸、那个在自己的角落里,眺望高高在上的明月的人,是王昌龄自己。有时候想想觉得啊,一句“不才明主弃”,孟浩然和王昌龄这一对老朋友,一个把话放在皇帝面前明白讲,一个把这层意思放在自己的宫怨诗里悄悄讲。

王昌龄的诗歌作品里面,还有一类题材数量比较多,也是大家其实非常熟悉的,就是送别诗。王昌龄的送别诗和我们前面讲过的王勃的,或者王维的都不太一样。王勃的“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或者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说的都是送别当时的情景。王昌龄说什么呢?王昌龄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他说的是分别以后的情形。在别离的当场,你看不到王昌龄和亲人朋友那种“执手相看泪眼”的样子,他的情绪总是淡淡的。那个“平明送客楚山孤”就很淡,好像他在别离的现场,面对着就要走的人的时候,他总是会走神儿,他的思绪总是要飘到分开两地之后,去想象彼此将会进入一种什么样的情形。“洛阳亲友如相问”,其实就是想像对方将会进入的情形。我们再来看一首王昌龄的送别诗--《送柴侍御》。

这首诗的起句是“流水通波接武冈”,武冈是他送的这个朋友要去的地方。他说“流水通波接武冈”,很像那个“寒雨连江夜入吴”的节奏,就是音韵没有阻碍,意向也没有阻碍,语调很流畅。“寒雨连江”把场景带进了分别的那个夜晚,带进了时间和眼前的景物。“流水通波”更加厉害,一下子就接到武冈,接到对方要去的地方。那个地方眼睛是看不见的,可是顺着流水呀,顺着下去,不就到了吗?所以“送君不觉有离伤”。

你看这句话说得,比“平明送客楚山孤”还要狠吧?好像根本无所谓,反正你没走多远。哎呀,水流流流下去就到了。这个和王勃先说“海内存知己”,再强调“天涯若比邻”,可不是一回事儿,他不是一个逻辑。和人家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更不是一回事儿。离别是什么?离别是从这个时间点上开始将要面临离愁别恨。而离愁别恨又是什么呀?是“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啊!可是这个王昌龄却说:我没觉得,你走就走吧!

你走了之后呢?“青山一道同云雨”,你那头的青山上的云啊、雨啊,和我这头也是一样的。可是分两地就是分两地,彼处的青山肯定不是此处的青山,彼处的云雨也肯定不是此处的云雨。王昌龄不是在说分离,他是在说分而不离。那两个人怎么才可能分而不离呢?只有心相连嘛!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王昌龄的离愁虽然很节制,但是非常恳切、非常感人,他接下来还要问“明月何曾是两乡”?只要心相连,我们就可以别而不分。在同一轮明月的照耀下,我们就是同在一乡,不是两乡。

哎呀,可是两个人一旦分开,说见不到他就是见不到了呀!明月何曾是两乡?这样的反逻辑、这样反常理,才恰恰是至情至性。否则关于别后的想象,为什么不是草长莺飞,春暖花开呀?为什么只有青山云雨明月夜啊?可见王昌龄根本不是没有离伤,也更不是寡情,其实他甚至连“莫愁前路无知己”的这种洒脱,或者“天涯若比邻”的豪放都没有。说什么“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是分明的自欺欺人哪!这里面有的就是“剪不断,理还乱”,就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所以说王昌龄这个人的多情敏感呢,它有一种文人的高贵的节制,也恰恰是因为这种节制,让你越琢磨就觉得越感人。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王昌龄辗转回到他自己的老家,安徽濠州。他这个人太有才、太有名,当时亳州的那个刺史叫闾丘晓,这个人姓也姓得好,就姓“驴”,这个的人因妒生恨,找了个借口,就把他给杀掉了......









第一部分是介绍中国诗歌从《诗经》到清代诗歌演变的源流;那第二部分是诗歌作品的翻译和赏析。Davis用《汉文诗解》这本书一下子揭开了中国古典诗歌域外音译的大幕,成为有意识的正式的向英语世界介绍唐诗的第一个人。他说中国古典诗歌的长河中,“唐代是中国诗歌艺术最完美的时代”,唐代最优秀的诗人是“很有名的李太白”。接着说《全唐诗》这本书当中“大部分是李太白的作品,和他同时代的诗人作品为数不多”。他以为四万多首《全唐诗》大多数都是李太白写出来的。在这里他把李太白的名字拼作了,Le-Tae- Pih。Davis翻译的诗歌作品比较杂乱,里面包括两首唐诗都不是李白的作品。不过呢,李白在他翻译的诗歌里也出现了.我们来看看这个。这个书影上的英文大家恐怕很难看见,我们来看中文部分的第一个小节。这个书影呢上面的中文是原文,然后中间一部分是拼音,下面一部分是英文的翻译。我们来看第一个小节的中文啊,“孤行不畏全凭胆,冷脸骄人要有才。胆似子龙重出世,才如李白再生来”。我们讲古典诗歌讲了这么久哇,这个念下来是我们说 的诗歌吗?显然不是,实际上也不是。这是白话小说《好逑传》第十六回里头截出来的一段文字,可以叫做当时的白话诗吧,“胆似子龙重出世,才如李白再生来”,子龙肯定就是赵子龙啦,李白当然就是李太白,可是Davis在这里他把李白的名字拼成Le-Pe。他显然并不知道这个李白和他提到的唐代大诗人李太白是同一个人。

当然,他对全唐诗的介绍也是错的。而且他的中国古典诗歌的概念太过宽泛,几乎所有汉语中的有韵的文字都被他当作诗歌。这一点和英文Poetry的概念并不矛盾,可是远远超出了我们传统的诗歌定义的范畴啊。他用来举例说明中国诗歌格式形式和内容特点的这些那些东西,有明清两朝和近代诗人的作品,还有什么楹联啦、佛经啦、戏曲唱词啊,甚至于包括《三字经》。那么从这些例子出发去讨论中国传统诗歌的特点,能够得出的结论肯定到处都是错啊。

Davis出了这么一本书,整本书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可以看到很多地方都是错的,可笑吗?不, 不可笑,恰恰相反Davis值得我们崇敬。因为他这本书是他自学成才的结果。我们当中今天不知道有多少人靠教外国人学汉语吃饭。可在那个时候教外国人学汉语是犯法的,是要被杀头的呀。当时到东印度公司里去教汉语的人,每一次去上课都得提双破鞋。上课的过程当中随身带,遇到官府的人来查就说是来给外国人修鞋的。大家都是有丰富课堂经验的老师啦,我们不妨来设想一下,一个外国人自学汉语,还要学到可以读懂文学作品的水平,他要用功到什么程度才能做到?在没有网络甚至连双语字典都没有的时代,要写出这样一本书又困难到什么程度?再说了,没有任何人要求他这么去做,更没有人出钱让他这么去做。人家是自发自愿自动地投入。难道不值得我们崇敬吗?

而且,Davis在这本书里头指出了中国诗歌普遍具有意在言外、含而不露的特点,这个和西洋诗歌习惯于直白浅露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完全不一样的。他说中国诗歌和西洋诗歌不仅存在语言表达本体上的差异,更有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的先天差异。如果西洋人以自己的诗歌标准去框架去评量中国诗歌,那肯定是错的。他这一番言论在当时对汉语不屑一顾,对中国诗歌更加不屑一顾,普遍认为中国诗歌内容空洞、思想浅陋、情感单薄。在那个时候的西方Davis这番话是振聋发聩的呀。还有,就语言本身Davis还指出了一点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他说“就文学创作而言,汉字本身所具有的意象和情绪表征,及其不同组合所产生的衍生意义,对诗歌内容的审美扩展作用是欧洲语系文字不可能具有的优势。”就是说他首先看到了汉字形、音、义相连的特点,并且认为这种具有这种特点的汉字比欧美的表音文字更适合于表达深沉的、主观的、抽象的事情。这一点对于后来中国诗歌的世界传播非常重要,我们后面再细讲。现在先回到李白。

尽管Davis关于中国诗歌的介绍有一些细节的错误,但是他说唐诗是中国诗歌的精华并没有错啊,他说李白是唐代诗人的代表也没有错,这是我们的共识,也是汉学家文青们很快就明白了的事实。另外一个和Davids同时代的汉学家,堪称李白最早的顶级金发碧眼大粉丝,这个人叫做Joseph Edkins。他给自己取的中文名字叫做艾约瑟,还有一个字叫迪瑾。关于艾约瑟呢?具体的我们下一讲再讲,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先到这里。谢谢大家,大家晚安。



语音、文字和图片的版权归江岚教授所有。感谢授权分享!

文字由软件自动产生,有些地方可能转换不到位。感谢以下老师合成语音,校对文字,以姓氏拼音为序:
胡文胜、顾庄华、江岚、秋香、姒玉明、王君、吴题、颜善文、周磊。

网上听来终觉浅,为了深入学习,加强记忆,也为了让更多的人受惠,
请和我们一起来校对江老师讲座的文字稿。








© 2012-2023 by Yuming Si. All Rights Reserved. Contact: info@holisticedu.us